十月的台湾,气温已经不再酷热难耐,秋意渐浓,空气中带着些许凉爽。然而,屋内那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心情却如同烈日下的炙烤一般焦躁不安。
“送我去机场,帮我买张机票,我自己飞回去。给我五天时间,边找边问,我不信找不到。”他坚定地说道。
这一番话令身旁的中年夫妇震惊不已,他们对视了一眼,满是惊愕。
这位老人平日脾气温和,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发起脾气来。
不过,两人也明白,老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焦虑和担忧。
展开剩余91%为了寻找那条通往故乡的路,他已经等待了整整七十年。
如今,90岁的他已无力再等,自己也不清楚还能坚持多久。
找到失散了七十年的亲人,成了他人生中最迫切的心愿。
然而,在这茫茫人海里,只凭记忆中零散的名字去寻找,宛如大海捞针,几乎无望。
他原本就忧心忡忡,还觉得女儿和女婿对他总是敷衍了事,怎能不急躁愤怒呢?
他就是台湾老兵赵东发,一个被历史洪流裹挟至台湾的耄耋老人。
大概到了暮年,总喜欢回忆往昔的点滴。
自从老伴离世,每当女婿李仕伟有空闲,赵东发便喜欢和他絮絮叨叨地聊那些深藏心底的往事。
那是1947年的一个夜晚,国民党又开始逐户“查户口”,意图抓壮丁。
赵东发心知肚明,不想当兵,更不愿被强征入伍,他只渴望做一名机械技术人员。
然而,查户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,形势紧迫,他来不及告别父母,只简单收拾行李,翻墙逃出家门,赶上了开往广西柳州的火车。
他选择柳州,是因为那里有规矩,铁路局的职员不用参军。
赵东发出生于1927年的上海,童年多半时间随家人流离失所。
父亲在苏州苏纶纺织厂工作,一家人便搬迁到苏州。
对上海的印象,他记得最清楚的,是外婆家门前那座小桥和桥边的上海沪江大学。
十岁时,上海和苏州相继沦陷于日军轰炸,父亲不得不带着全家一路南撤,从苏州辗转长沙、贵州,最终落脚广西柳州。
父亲赵赓荪是机械专家,任职桂湘黔铁路局。
赵东发高中毕业后,继承父业也进入铁路局工作,得知铁路员工免服兵役。
抗战胜利后,父亲重回苏纶纺织厂,一家又搬回苏州,只有大姐因婚嫁留在柳州。
每当提起柳州,赵东发的眉头会舒展,脸上闪现出一丝难得的笑容,那里面藏着温馨的回忆。
这段往事他从未对女儿详细讲述,只偷偷告诉过女婿李仕伟。
赵东发高中时身材高大,容貌俊朗,学校里不少女生对他有好感。
其中与他关系最密切的是柳州一位书香门第的白富美女孩,肤白貌美且身材高挑。
两人感情深厚,姑娘曾多次暗示想与他结婚共度一生。
然而,父亲赵赓荪决定迁回苏州,赵东发不敢答应,装作不知情。
作为家中长子,他担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。
父亲忙于工作,母亲独自撑起家务,生活艰辛。
赵东发心疼家人,毅然放弃了恋情,随父回苏,成为一名技术工人。
他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在平凡中度过,没想到国民党开始疯狂抓壮丁,形势急转直下。
那晚,赵东发离家登上南下火车,颠簸几日后抵达广西。
望着郁郁葱葱的景色,他稍感安心,想着先去姐姐家报平安,再由姐夫帮他找份工作,避免参军。
然而,命运弄人,火车刚入广西境内,他便被国民党军队逮捕,稀里糊涂地成了兵。
两年后,他随军撤往台湾,从此与家人隔海相望。
初到台湾时,他常在梦中哭醒,梦见年迈的母亲在门口呼唤他的名字。
他怀念弟弟妹妹们的嬉戏,心中无尽牵挂,尤其是比他小五岁的妹妹赵趣英。
家中长姐已出嫁,他又远在台湾,年长重担落在妹妹肩头。
其他弟妹因年幼,见他总带些陌生感,唯独趣英亲密无间。
但这些思绪再多,他也只能望着海峡泪眼婆娑。
生活还得继续,他在台湾娶妻生子,建立新家。
1987年,台湾终于允许外省老兵回大陆探亲,赵东发与数十万老兵激动不已。
然而,他当时仍服役中,不在允许回乡的名单里。
看着战友们陆续回乡,有的喜极而归,有的含泪失望,赵东发心如刀割。
四十年过去,昔日的少年已成白发老人,许多亲人已逝,家乡面目全非。
这些记忆一次次刺痛他,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待。
1988年,他选择退役,计划和妻子一起回大陆寻亲。
可就在出发前,妻子中风卧病在床,女儿也需陪伴照顾。
他陷入两难,无法割舍眼前的亲人,只得暂缓寻亲计划。
一等,就是二十六年。
2015年妻子去世后,他终于有时间踏上寻找亲人的路。
彼时他已近九旬,身心俱疲,却仍抱有希望。
那年,他在女儿和女婿陪同下重返大陆。
苏纶纺织厂已成纪念馆,父亲的工资单虽找着,家却无迹可寻。
上海外婆家的桥和昔日的沪江大学已被工厂和新校名取代。
希望化为失望,失望几近绝望,但他仍坚信亲人还在等他。
2017年下半年,赵东发体力下降,女儿女婿频繁劝他看病。
他心中愈发迫切,害怕一辈子见不到亲人。
每次催促他们陪他回大陆找人,他们口头答应,却迟迟未行动。
女儿女婿其实也想帮忙,但无从下手。
早在2003年和2015年,他们曾两次在苏州、上海寻访,都徒劳无功。
突然赵东发爆发脾气,执意独自回大陆找妹妹。
女儿女婿见状,连忙安慰他先养病,承诺明年暑假再回去。
老人表面平静,心底却充满焦虑与无奈。
2018年元旦刚过,台湾依旧洋溢着新年喜庆,赵东发脸上却难掩愁绪。
节日加深了他对家人的思念。
女儿女婿心疼,却无良策。
无奈之下,女婿李仕伟在网上发布寻人启事。
信息简陋,仅有厂名、学校名、几个亲人名字。
消息迅速引发关注,苏州和上海警方也加入寻找。
没想到仅两个小时,苏州警方传来好消息:确有一位名叫赵趣英的老人。
但是否为赵东发的妹妹尚未确认。
志愿者第一时间拨打警方提供的电话,接听的是一位中年男子。
对方态度冷漠,怀疑她身份,几乎要挂断电话。
志愿者紧急倾诉所有重要信息,电话那端忽然陷入寂静。
几秒后,传来哽咽声:“赵东发是我大舅,母亲等他一辈子了,终于等到他了。”
随之而来的是断断续续的哭声。
不到一天,赵东发终于找到了86岁的妹妹赵趣英。
电话另一端是外甥曹沁春,他讲述了家中一直摆着空碗筷给失踪的哥哥,母亲多年盼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